11月9日,我市废弃钻井、取水井封井回填工程(一期)项目最后4口井顺利通过验收。至此,我市已完成56口井的封填治理工作,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我市废弃钻井、取水井封井回填工程项目是生态环境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的试点工程。该项目计划投资4700余万元,通过开展对158口废弃钻井、取水井的封填治理,切断地下水串层污染途径。其中,项目一期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内容为56口废弃钻井、取水井的封填治理;二期将完成剩余井的治理。

  过去,人们为了利用地下水资源,大量开挖取水井,用于农村灌溉、饮用及工矿、企事业自用。如今,许多井已经废弃或已达到必须关停的条件,井身结构或井壁破损严重,长此以往遭受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渗漏,影响地下水质安全。

  项目开工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成立“阳泉市废弃钻井、取水井封井回填工程项目”试点工作领导组。作为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强化监督管理,加强现场调研,邀请专家学者把关指导,实时跟进项目,确保顺利推进。设计和施工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抢抓利好天气,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结合专家建议优化技术路线、完善治理工艺,加快推进(一期)项目建设。

  盂县南娄镇许家沟村有一口深约750米的深井,废弃多年,井壁年久失修,未做止水措施,且周边工矿企业较多,地表污水和浅层地下水通过井口和井壁向下渗漏,污染了地下水体。项目经理田德志介绍,他们对这口井采用封填治理,分别封填了井壁渗水处和井口,防止污染源继续污染地下水体,也有助于改善周边村民深井水水质。

  为高质量完成废弃钻井、取水井封井回填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在前期对废弃钻井、取水井详细调查及综合研判基础上,采用“一井一策”进行设计施工,确定了36口封填井、20口封堵治理井,对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取水井进行封填,对经修复可再综合利用的废弃取水井进行封堵治理。经过治理,封填井全孔封填,封填效果良好;封堵治理井前后的水质化验对比显示污染指标明显下降,治理效果明显。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部门将联合技术人员,归纳项目治理经验,建立一套废弃井封井回填的科学技术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开展这一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