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漾泉,共系环保!”2025年8月15日至8月26日,“生态文明进社区”阳泉市的9场环保活动陆续在阳泉市矿区蔡洼街道蔡东社区、东四尺社区、小南坑社区成功开展。
活动以“生态文明进社区”为主题,在蔡东社区、东四尺社区和小南坑社区共举办了九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教育课程。围绕“食”与“用”两大环保方向,设置了《稻乡》《东西的故事》《垃圾处理家》《雨林里的红毛猩猩》《四季渔场》《城市规划师》六个主题单元,通过沉浸式、互动性强的活动设计,激发社区居民对生态保护的关注与热情。
在“食”主题系列中,《稻乡》课程以大米为媒介,通过触摸、闻嗅等多个肢体体验,让人们加深对大米外形和嗅味儿的链接;同时,通过野人驯化水稻的情景剧展示,让参与者穿越回一万年前,再通过对水稻种子、水稻、糙米、精制大米的分辨观察,让参与者们记住了水稻的驯化历史,从而开启参与者对“吃”的兴趣。《东西的故事》则聚焦山西本土物产,引入大同西梅、运城大闸蟹等新农业产品,通过互动游戏和碳排知识讲解,帮助居民理解“从田间到餐桌”的生态代价,助力“双碳”意识融入日常。而《垃圾处理家》从社区实际出发,垃圾分类和辨认游戏,让参与者了解各类型垃圾的处理方式方法,最后通过厨余垃圾堆肥,推动居民从源头减少垃圾,共建洁净家园。
许多居民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了解到许多身边的环境知识,也掌握了实用的低碳生活技能。本次系列行动累计发动志愿者150余人次,直接参与居民近千人,间接影响上万人次,有效拓展了环保宣传在基层社区的覆盖广度与深度。更为重要的是,项目在蔡东社区和东四尺社区成功组建首批环保志愿者队伍,为后续持续开展社区环境教育、培育民间环保力量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将依托已建立的志愿者网络,开展更系统化、专业化的环保培训,推动“生态漾泉”真正成为居民共建、共享、可持续的社区绿色品牌。
“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文明进社区”项目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山西省妇女联合会主办,山西禾伴公益文化交流服务中心承办。项目在全省11个地市,以“衣食住行游用,家庭建设、安全等”为主线,为公众提供互动性、实践性、参与性的环保主题宣传体验活动。旨在挖掘和培养一批热心环保、具备组织能力的社区环保骨干,通过系统培训和实践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实现从“参与者”到“倡导者”再到“组织者”的角色转化,逐步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形成社区环保自治的中坚力量。
阳泉市生态文明进社区系列活动由阳泉市泉野自然教育协办,并得到了市生态环境局、市妇联、矿区蔡洼街道蔡东社区、东四尺社区及小南坑社区的大力支持。